4月7日,由開店邦和軍師智庫餐飲研究院主辦的“連鎖·創投·BOSS面對面”第五期直播,通過開店邦特邀主持嘉賓軍師智庫餐飲研究院院長歐峰(以下簡稱歐院)與上海中申律師事務所創始人郭霽(以下簡稱郭律)的對話,為我們展現了一場以“疫情之下,連鎖加盟必須知道的法律風險及其防范”為主題的分享。
期間,郭律根據自身深耕連鎖賽道十多年的法律經驗,為我們分享了“疫情當下,連鎖經營如何與甲方溝通以降低自身經營成本”、“疫情當下,各地都出臺了哪些幫扶性政策”、“連鎖企業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品牌被侵權”、“企業停工停業,員工工資該如何支付”……
除此之外,郭律更是金句頻出:
“所謂商業律師,不是指懂得商法的律師,而是指懂商業的律師。”
“所謂「權」,就是你有這個權利。別人要用這個權利就必須得到授權,如果沒有得到授權就使用,就屬于侵權。”
2007年,中申律師事務所以公司化管理、專業化發展的模式在上海成立。目前,已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專注于連鎖賽道的律師事務所。
如今大部分律師事務所都以合伙制為主,為什么中申律師事務所選擇以公司化的形式運營,并選擇深耕連鎖賽道?
這背后到底有怎樣的思考?郭律在直播中也進行了一**享。
以下為直播訪談整理稿:
01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歐院:您目前擔任了將近300家連鎖企業的法律顧問,還請您為不熟悉的伙伴介紹一下中申律師事務所。
郭律:今天話題比較沉重,主要談如何在疫情中解決法律問題。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不容易,尤其實體店經營者。我們中申律師也希望為各位經營者盡一點綿薄之力,所以對于這次直播,我們也做了充分準備,包括為大家準備了法律工具包。
法律工具包中是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文書,幫助企業經營者更好地與利益相關者溝通協調相關事宜。
我自己從事律師這個職業,已經25年。我先生也是律師,他執業時間更長,是新中國恢復律師制度后最早的一批律師。總的來說,我們半輩子都在律師行業摸爬滾打,所以我們對律師這個行業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認知。
中國律師界大部分的律師都是獨立律師,我們總結了做獨立律師的四大難點:
第一大難點:“產供銷”一條龍。律師本身提供的是專業服務,但是首先是銷售,要營銷自己,然后才能談到業務、做業務。
第二大難點:終身學習。我從業二十多年,中國的各大基本法幾乎都修改了一遍,有些甚至不止修改一遍。比如民法,最開始我們學的是民法通則,后來到前兩年修改的民法總則和現在實施的民法典。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律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
第三大難點:分身乏術。律師是一個非常市場化的職業,不會有特定的業務分配到自身,需要自己去找業務。如果沒有業務,就沒法生存,但業務一多就會有分身乏術。因為有時候幾個客戶會同時跟你提需求,而且有時候這個案子要開庭,那個案子要開會,很難兼顧。
第四大難點:需要足夠高的專業度。行業最初,法律業務并不復雜。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這也意味著法律的專業領域也越來越細化。以前的一個簡單的離婚案,放到現在,涉及到財產分割的時候,會涉及到股權、知識產權等,這都意味著律師需要具備多個專業領域的法律知識。原來的企業法律事務可能只是一份購銷合同,但現在需要懂股權、知識產權、勞動人事、行業法規等。
這四大難點,促使我們想要改變獨立律師的模式,所以我和我先生在2007年創辦了上海中申律師事務所。
基于這么一個初衷,我們律師事務所與國內90%的律師所不一樣。他們更多是合伙制,我們是一個披著律師事務所的外殼,做著公司化管理、專業化發展的律師事務所,是一家完全公司化運營的律師事務所。
我們律師事務所不追求涉足的寬度,只追求專業的深度,所以我們每個律師都隸屬于不同的專業部門。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人力資源、品牌、市場、商務等部門作為支撐。
我們希望通過公司化運營的方式去解決獨立律師的四大難點,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那么,我們為什么會選擇連鎖這個賽道?
我們既然要做一個公司化管理、專業化發展的律師事務所,就要定位。
確定定位的時候,我們更多站在本我的角度考慮。因為我是律師,所以我們更多會去定位自己是股權律師、刑事律師,還是民事律師。
但,客戶更多也是站在本我的角度考慮。如果我們說自己是股權律師、刑事律師或民事律師,客戶會覺得跟自己沒什么關系。
為了拉近跟客戶之間的關系,我們應該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定位。
所以我們梳理了過往的客戶畫像和自身**,研究了市場供給和競爭對手的情況,最后確定連鎖賽道的客戶群體。
為什么連鎖賽道的客戶群體與我們很契合?
第一,與律師事務所公司化運營模式相契合。
連鎖行業的需求是高頻的,這也使得律師事務所的公司化管理、專業化發展、團隊協作化處理,會因此成為現實。
如今,這一點也得到了驗證。2021年,我們團隊三十多個人,全年處理了2萬余個需求和近100個訴訟。
所以,根據一年兩百多天的工作日計算,我們平均每天處理了近100個需求。
并且我們保證24小時內完成審查合同交付,48小時內完成起草合同交付。
第二,與創始人**相契合。
連鎖是法律與商業高度結合的模式,這是它與其他行業不同的一點。
其他行業有純法律的部分,連鎖是法律與商業高度結合的,而我自身又喜歡研究商業模式。
所以,我覺得我們該走商業律師的道路。
所謂商業律師,不是指懂得商法的律師,而是指懂商業的律師。
第三,連鎖賽道的法律關系的復雜性。
剛開始我們沒有意識到連鎖的背后是一個足夠復雜的法律模型。
在真正聚焦后,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我們才把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一個體系。
比如,知識產權。一般知識產權律師,要么是只做商標權,要么是著作權,要么是專利等,而連鎖是要求律師既懂著作權、還要懂商標權、專利權,還要懂權利的產生、規劃,以及它的商標如何注冊、授權、**等相關事宜。
比如,股權。一般企業大多的需求主要是一個公司內部的股權激勵,但是連鎖企業的股權與其他行業的股權還不同,因為它是多個主體,涉及母公司、子公司、門店等,至少有4個層級關系,所以它相對而言會更復雜。
比如,供應鏈。在其他行業,如果供應鏈要求你必須要用一定的價格進行售賣,并要求只能到指定的供應商采購原材料,這就會違反反壟斷法。但是在連鎖行業,這是一個合法壟斷,因為要保證同一品牌門店風格統一、服務統一、產品統一、價格統一,所以一定會指定供應商,指定價格,所以,連鎖體系的供應鏈合同是需要做閉環的系統設計,包括采購合同、定制合同、銷售合同等都要形成一個體系,環環相扣。
連鎖行業還會涉及特許經營也就是加盟的合規性,有的品牌還已經涉足了國際特許經營,這些種種都讓連鎖行業的法律關系變得復雜。
第四,國內真正專注連鎖的律師事務所幾乎沒有。
我們研究了北上廣深的競爭環境后,發現國內真正專注做連鎖的律師事務所非常少,所以只要我們持續深耕,就能夠占據行業頭部位置。
基于這四點原因,我們就選擇聚焦在連鎖賽道。
這就是我們打造公司化管理、專業化發展律所的整個思考過程。
02
減租、減稅等幫扶政策相繼出臺
歐院:針對現狀,目前有哪有幫扶政策能夠讓實體經營者直接使用?
郭律:因為我們一直深耕在連鎖賽道,所以我們對于行業的動向,不管是商業、法律維度,還是政策維度,我們都會持續關注。
從當前出臺的政策看,國家對實體店經營的幫扶力度很大,也都是立竿見影的扶持政策,主要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減租。
因為實體經營最大的成本就是租金成本,其次是人力成本。所以國家政策要求國有物業對中高風險地區承租人減租6個月,對非中高風險地區減租3個月。只是各地會有一些不同的細化和執行方案。
首先,來說上海。
上海的減免政策分為兩檔:
第一檔:2022年上海所有地區國有房屋的最終承租方免除三個月租金。若租期不滿一年,則根據租期比例享有。
之所以提及“最終承租方”,是因為2020年發生了很多相關的糾紛。
國有物業往往會將國有房屋承租給民營企業,而民營企業作為二房東,會對房屋租金進行提價,所以商戶所交付的租金遠比民營企業所承租的租金要高。
而當初政策所減免的部分恰恰是國有物業承租給民營企業的部分,最終承租方并沒有實現完全免租。
第二檔:如果需要再減免三個月租金,最終承租方則需出具相關證明材料。
租賃合同存續期間,2022年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街鎮行政區內的最終承租方,或按有關部門防疫要求,被封控、停業、征用房屋的最終承租方,以及全年經營虧損的最終承租方。經出具上述任意證明材料,2022年可再免除3個月租金。在2022年租期不滿一年的最終承租方,則根據租期比例享有。
至于申請流程,上海市明確了減租政策的實施主體是上海市/區國資委監管的市屬/區屬的國有企業集團,并由各國有企業履行告知義務。
如果希望盡快申請減租,建議符合審理條件主體向出租方進行具體咨詢。我們的法律工具包中也包含了申請函。
等到上海疫情結束,封控結束后,大家就可以著手去申請。
其次,來說江蘇。
江蘇直接為沒有列入中高風險地區的商戶減免了2022年3月至5月的租金。
而為被列入中高風險地區的商戶,在3月至5月租金全免的基礎上再順延,或從當月起追加減免三個月租金,但減免期到2022年12月31日止。
所以總的來說,江蘇會先為商戶減免3月至5月的房租。如果在這期間,商戶被列為中高風險地區,則會接著減免三個月,累計共減免6個月的租金。
至于江蘇的申請流程,是由承租人向出租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再由出租單位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審批。
申請資料包括,承租單位申請書、承租單位法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營業執照、租賃合同等。出租單位報其主管部門審核后,由主管部門進行審批。
這個時候,主管部門也可能會直接放權,所以只要當出租單位或主管部門核準后,就可以獲得減租。
然后,來說天津。
天津的減租政策主要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標準。
將列為中高風險區域的商戶減免6個月,其他地區減免3個月。若承租方2022年內存續租期短于前述減免期限,根據存續期限減免。
也就是說,如果商戶存續租期不足三個月,后續的租金就全部減免。
至于申請流程,政策中沒有明確表示,但也基本就是向國有物業的主體提交申請。
接著,來說深圳。
深圳則是直接免除三個月租金,然后再減半收取三個月租金,并且不需要申請,直接為商戶減免或返還。
最后,來說哈爾濱。
哈爾濱的政策在3月27號前頒布,在政策發布之間承租的免收2022年3個月的房租,或者再免費延長三個月租期。
政策發布前已經解除租賃合同,或在政策發布后才簽訂租賃合同的,則不享有政策。
因為這幾個地域最近疫情多發,所以我們專門針對這些地域的政策進行了一個詳細解讀,相關申請書也可以在我們提供的法律工具包中找到。
針對非國有物業,則國家政策主要通過調整稅收比例以及減免的行為鼓勵民營企業為商戶減租。
國有物業只是一小部分,市場上更多的是民營、外資、或港澳臺資等非國有物業。
作為一個市場經營主體,國家不可能采取一些強烈的措施要求他們必須為商戶減免租金,這也不符合法律規定。
如果是國有物業,國家可以代表國有持有方去進行租金的減免。如果持有方是非國有物業,則國家就不能做主要求減免租金,因為甲乙方是平等市場主體地位。但國家確實出臺了政策進行引導,鼓勵這些非國有物業主動為商戶減租。
比如,只要非國有物業為商戶減租,國家會在土地增值稅上做減免、或允許稅收緩交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如果租賃的是非國有的物業,我們也建議向非國有物業積極申請減租或免租,然后通過彼此協商進行處理。
歐院:中小商戶是否可以聯合起來,共同向甲方提出自身的合理訴求?或者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去與甲方溝通合理訴求?
郭律:首先肯定是以協商的方式去進行溝通雖然雙方是甲方、乙方,在合同中是對立的,但放大到市場上,又是命運共同體,商戶經營不下去,物業承租率降低,也同樣是給物業造成損失,所以,建議盡可能的去協商。
如果協商無果,或減租力度非常小,小到根本無法維持店鋪經營。這種情況,我們一般建議采取訴訟途徑。通過法院進行裁決。
2020年,法院也做了很多相關的調解。法院當時并沒有直接出判決書,而是通過各種法律手段進行調解,最后實現雙方的平衡。
當然,如果中小商戶在沒有提交申請書的情況下直接決定不交房租,那么就會涉及到違約。
所以,我們仍然建議商戶先遞交一份申請書或一份書面說明書,表達自己的困難,以及希望減租或免租的意愿。如果最終走向訴訟,至少能證明商戶自身沒有故意違約的意愿,確實存在經營困難的情況。
在我們的法律工具包中,我們也為商戶準備了針對非國有物業的申請書。
第二個方面,稅收的減免
國家也出臺了很多對應的政策,比如對于小微企業減免增值稅,免交部分社保等。每個地方的政策略有不同,建議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當地的一些稅費減免方面的政策。
那么,疫情期間餐飲企業該如何支付停工期間的工資?
國家有法律規定,如果企業停工停產,前一個工資支付周期還需要按照正常的標準工資支付。一般,中國企業都是以一個月作為工資支付周期,所以停工停產第一個月,還是應當按照原工資標準支付,但不包括績效、獎金、加班費、交通補貼等。
如果過了一個月還處于停工停產的狀態,就可以只發一定的生活費,每個地方對這個一定的生活費有一定的標準,主要看地域。
比如上海,企業主要根據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來支付一定的生活費。其他一些地域,甚至可以打折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甚至是70%。
目前,法律規定就是這樣。
但法律也鼓勵勞資雙方協商處理,只要不低于最低生活標準,雙方協商同意的都可以獲得法律的支持,所以,也建議企業在困難時期,積極與員工磋商,共同一起面對這個困難時期。
03
觀眾Q&A
Q1:我有個連鎖品牌,一直做的是直營。但是現在**有很多冒充我們品牌的企業在做招商,我該怎么辦?
郭律:如果你做直營的品牌有注冊商標,它又使用了與你相同或相似的商標,那對方就是侵權。
如果是在**,不管是百度的信息流、鏈接,還是抖音、大眾點評、美團等平臺,你都可以向它發出律師函,或者企業自身發出一個證明,平臺確定權利屬于企業自身的,則會斷開侵權鏈接。
如果線下有直接侵權的門店,你可以直接向當地的市場監督局要求查處,因為你是權利人。
所謂“權”,就是你有這個權利。別人要用你的商標,就必須得到你的授權。如果沒有得到授權,就屬于侵權。
Q2:連鎖加盟企業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和品牌,而不容易被侵權?
郭律: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要想自己的品牌不容易被侵權,要做好三步:
第一步,做好防御性工作。企業首先需要從源頭將知識產權歸屬確定清楚,再到商標權、VI體系設計……都保護起來。比如老干媽就注冊了幾千個相似的商標,把自己的商標保護了起來。
第二步,使加盟變得合規,有效把控加盟商。如果合規性沒有做好,很難說要去做防御性工作。
第三步,確定合同中的競業限制。如果合同的競業限制清晰,違約成本至少要約定在50萬-100萬,就不會出現加盟商創立一個相似品牌的侵權情況。
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如何在**維護自己的品牌?
在百度上,你可以申請品牌保護。申請品牌保護后,百度就不會讓你的競爭對手拿你的品牌詞去作它的推廣詞。
結語:
開店邦2022年推出全新直播訪談節目“連鎖·創投·BOSS面對面”仍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