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線下零售商轉型的焦點,已經從“如何融合O2O”,轉移到了“如何打造不一樣的O2O”。昨日,商報記者從多渠道獲悉,近兩月間,家電廠商眾大佬紛紛親自到訪國美,并已累計簽訂千億合作訂單。而在此背后,是國美在“O2O”模式基礎上,提出了一個被稱為“O2O升級版”的“O2M全渠道零售戰略”的新模式。
2個月簽千億合作計劃
今年2月起,國美與業界諸多大佬的頻繁會面引起了關注。據了解,短短2個月間,包括美的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方洪波、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TCL董事長李東生、青島海爾輪值總裁梁海山等在內的大佬輪番造訪國美總部。而每一次會面,雙方都會簽訂金額高達百億的合作計劃。
“目前已經簽訂的合作計劃包括金額達660億元的三年合作計劃,合作內容除了傳統的產品采購外,還包括產品聯合開發、拓展渠道銷售、供應鏈協同等多方面。比如在銷售渠道上,國美未來會將美的的產品推廣到國美自有渠道之外的其他渠道,并幫助美的在空調和小家電領域進一步增加市場份額。”國美電器高級副總裁何陽青昨日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透露。
而董明珠造訪國美后,格力也與國美方面簽訂了150億元的2014年度合作訂單。合作內容主要包括一級市場之外的聯合市場拓展和物流資源共享等。“目前累計簽訂合作計劃涉及金額已超過千億元,國美方面也在積極部署,盡快對訂單進行消化。”國美集團市場部相關負責人告訴商報記者。
開啟“O2O”2.0版本
家電大佬們與國美千億合作計劃的背后,是怎樣的市場動機?“說服這些家電大佬跟我們合作,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國美剛剛啟動的‘O2M全渠道零售戰略’轉型計劃,這一轉型思路在國美內部醞釀已久。”何陽青告訴商報記者。
商報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所謂“O2M”是指“線下實體店+線上電商+移動終端”的組合式運營模式,該模式的核心在于進一步掌握和擁有開放式的供應鏈平臺,并全面實施渠道開放。在國美諸多內部人士的解讀中,“O2M”的模式更像是“O2O”的2.0版本,該模式區別于傳統零售商提出的“O2O”模式,在線上和線下融合的基礎之上,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的延伸,讓國美的零售渠道突破國美自有渠道的限制,進一步滲透進商超和其他電商平臺。
“目前國美已經啟動了與百貨、地方大型超市的聯營合作,比如在超市方面,國美已經與北京物美、浙江聯華等就家電版塊業務嘗試聯營,在百貨方面也與廣州摩登百貨和武漢國貿開啟合作。”國美集團市場部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商報記者。線上渠道的開放思路也與此類似,商報記者從國美處了解到,目前國美在天貓商城已經開出了旗艦店。下一步,國美還將與更多電商平臺合作。
專家
O2M實際是以線下聯合為主
從國美與摩登百貨的合作中,或許能窺見O2M模式的價值和意義。今年1月13日,摩登百貨將旗下賣場的電器銷售業務板塊正式交由廣州國美營運,在利潤分成上則采取聯營扣點的方式。
“通過這樣的合作,國美可以打破自身渠道的限制,利用百貨和超市現有的人流和場地,降低獨立開店成本;從百貨和超市角度出發,也能利用國美在家電領域的專業經驗,實現更低成本的采購和管理,這是一種協同雙贏的商業合作模式,接下來國美還會繼續推廣和復制。”國美集團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在多位資深業內人士眼中,國美轉型的本質仍然是從過去的線上線下兩頭并進,轉變為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發展思路。資深家電行業觀察家劉步塵認為,國美從去年到今年的一系列動作已經表現出,國美接下來的轉型重點將放在線下業務版塊,這是一個大的方向,也因此收獲了財報上的利好消息。
“從字面上理解的‘O2M’其實很多零售商都在做,國美的戰略并無太大新意。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美在線下板塊的發力有明顯成效,國美在短期內不可能放棄著力線下的發展思路。”商業模式研究人士熊奇告訴商報記者。
縱深
O2M難點:利益分成和渠道控制
在何陽青看來,國美之所以在此時提出“O2M”的轉型戰略,是基于國美前期鋪就的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和已經成熟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我們的采購成本可以做到業內最低,同時在全國各地有完善的物流基地,加上我們目前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零售IT系統,以及大數據中心對于消費者需求的趨勢把握,可以在產業鏈形成互利共贏的有效合作。”何陽青稱。
“這種模式給行業發展帶來了一些參考和啟示,未來可能會在行業內形成鯰魚效應,吸引更多的傳統連鎖零售商去嘗試。”國美市場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
但多位業內人士昨日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卻對這一說法提出疑問。“在我看來這只能算是一種探索,隨著這種模式的推進,跟其他渠道之間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成、對渠道的控制能力等多方面仍存在問題。相比蘇寧堅持‘O2O’的轉型模式,國美的‘O2M’或許變數更大。”家電行業一不愿具名的內部人士昨日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坦言。
“‘O2O’確實是整個零售業的一種趨勢,但在‘O2O’的基礎上再進行延伸,能否成為趨勢則很難說。”劉步塵坦言,“一個最大的問題來自于,家電行業經過過去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連鎖賣場主流銷售模式,各大商超的家電業務板塊所占市場比重已經很小,這種渠道上的拓展究竟能否為國美、蘇寧這樣的連鎖巨頭帶來明顯的業績貢獻,尚未可知。”
(重慶商報 任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