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尚偉:沃爾瑪投京東,資本的戰略性選擇
(歡迎關注原創微信公號《商業這點事兒》,分享推動進步)
“大平臺”的黑洞效應讓“小平臺”活力減退,甚至前景暗淡!
互聯網在信息入口上開始是“去中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是一個對同類資源的黑洞,其對用戶習慣的培養到了一定程度,周邊的小平臺根要無法抗拒其兼并。
3年前就有論斷“中國市場已經過了再造綜合性平臺電商的窗口期,哪怕再有錢,再有資源,想從零開始,創造一個可以殺入中國平臺電商前5的新品牌,都不可能。”近幾年中國電商平臺的相愛相殺,忽然見其起高樓,忽然又見樓坍塌,已經用堆積如山的金錢的累累尸骨做出了明證,諸多資本投電商已成炮灰或即將成為炮灰。 不光新電商平臺無法立足,就是當下排名5位以后的電商小兄弟,基本發展堪憂……電商這個依托于互聯網及物流的無邊界覆蓋,是沒有什么區域阻隔的。
中糧的我買網,的確已經淪為中糧系內部“我買,自己買”,好尷尬;大潤發的“飛牛網”再這樣飛下去,“原本的肥牛或許會變病牛”;一些以跨境貿易為主業的獨立電商平臺,最光明的前景就是入駐天貓或京東,否則離破產也沒幾天了;
順豐精選有前景成為有影響力的獨立電商平臺嗎?我想當家人老王都不相信,更不要說隔壁老王了。至于當當,如果價值繼續下滑,老李夫婦想賣的時候或許已經沒人愿意接手了,當然或許現在已經是這種狀況了。“開罪了周杰倫”的大嘴老陳的凡客不也趕在618之前入駐京東了么?為毛,小平臺流量衰減,獨木難支啊。
當劉強東說“實體企業可以考慮砍掉電商部門的時候”,很多實體零售業者以為老劉是惡意的說風涼話,當好多實體零售商真正實踐之后,才會發現“一碰電商深似海”:人投了,錢投了,時間投了……結果,沒了。
沃爾瑪之所以放棄1號店,拿1號店換京東股權,本質的原因就是以上的表淺性分析:1號店沒有未來,沃爾瑪看不到希望,還賠錢,現在如果不撒手,再過兩年拿來換,或許京東都不要了。
京東收下1號店,還真不是覺得1號店有多好;主要還是覺得以此為跳板完成與全球實體零售一哥沃爾瑪的捆綁,以徐圖大業;即便現在沒有想清楚,綁起來之后,總是機會更多的。這則“置換聲明”放在資本市場,其效果肯定比卯足了勁兒搞618的斬獲大多了!電商、沃爾瑪,米國投資者,中國投資者,國際投資者都懂;米國投資者更懂“電商+沃爾瑪”,尤其是“中國版亞馬遜+美國沃爾瑪”的資本邏輯。
于沃爾瑪而言,中國只是其全球業務之一隅,并且中國區市場近年來的報表本不算好看,其全球市場的對手是亞馬遜,不是京東;與亞馬遜的合作障礙實在太大了。但又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亞馬遜一天天的成長,自己又建樹不佳。在新興市場找一個電商老二一起發展,顯然可行性與安全性都好很多。
沃爾瑪投資京東,這只是開始。
拿1號店置換5%的京東股權,給資本市場傳遞的信號:甩掉了一個不賺錢的小Y環,換來排行老二的知名花旦的終身權益,名利雙收!沃爾瑪的股票應該有好的表現。
投資京東股權,小試熱身,循序漸進;一來相互了解,不易激起老劉及京東當前大股東的警覺,為以后穩健增持京東股權打下基礎。
于京東而言,沃爾瑪可是全球實體零售的老大,因其成功歷史悠久,簡直就是地球上的零售界泰斗,即便無助于京東的經營,光是沃爾瑪出現在京東投資人席位上,京東股價攀升那是必然的。
至于京東與沃爾瑪之間會不會進行業務整合及整合模式,那是以后的事情……京東投資永輝之也沒看到實質性的業務整合動作出現嘛。
大不了,當雙方股價疲弱時,雙方再站到鎂光燈下一起發一則新業務整合設想的聯合聲明,然后資本市場再給一個甜甜圈……好快樂!好歡喜!
(謝尚偉2016年6月23日22:23于華潤24城,歡迎關注原創微信公號《商業這點事兒》,分享推動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