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實名,杜絕網購亂象比稅收更重要
每年的這一天,總會有許多的改變。比如有的城市公交車漲價了,有的城市從有了新的規定……每年的這一天,各個領域總會不約而同地有一些新的規定辦法出臺。相比一些地方的規定和辦法,這一個7月1日,關注度最高的莫過于網店實名制了。
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規定,7月1日起,網店經營者必須提交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并不強制要求辦理營業執照。這意味著什么?背后的潛臺詞是什么?
一些正在開網店的朋友,可能會很疑惑——我們從開店開始就一直是實名制,為什么現在還在強調實名制?潛臺詞是不是要征稅?我想這樣的想法很多人會有。但是,總的來說,對于網店實名制,很多網店主對此表示支持,認為網店實名制無疑將促進網店的誠信經營,使得整個市場更加規范。實名制只是增加了一道強制程序,但網絡交易卻從此擺脫了“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
而實則上,推廣網絡實名制,能否杜絕網購亂象,對于這一點,似乎就值得考量了。
據統計,我國有網上購物經歷的網民已經超過一億人,去年國內網絡交易規模已經超過2600億元,據商務部提出的網絡購物發展的主要目標稱,力爭到“十二五”期末網絡購物交易額達到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部分電子商務發展起步較早的地區達到10%左右。
如此大的規模,自然不能放任其隨意發展。在網店發展的初期,我們已經遇到了不少的亂象,比如網絡欺詐、以次充好等。而如果說,有關部門強力推行實名制,如網友猜測的那樣,是為了未來的稅收。這似乎并不太合事宜。就目前看來,對網店征稅還存在一系列問題,時機尚不成熟,近幾年征稅的可能性不大。網店征稅政策應該跟實體店相差不多,而且網店的規范化管理能給消費者一定的安全感,網購可能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同。
由此看來,網店實名,更應落實在有效監控的過程,而不是一味地放眼于稅收這一個直白的終點。
(作者:李志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