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沈思明日前向記者披露,上海餐飲業引入互聯網、微信等新穎營銷、管理方式,加速升級轉型,去年全行業營業額超過1000億元,在全國名列前茅。
沈思明介紹說,30年前,上海餐飲業僅有1.3萬家網點,7.6萬名從業人員,全部屬于國營和集體編制,總營業額僅7.5億元。今天,上海已擁有6.5萬家餐飲企業,平均每平方公里擁有15家餐館,其中小吃、快餐超過5家,90%以上是民營企業。近年來,“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出臺后,上海餐飲擠出需求泡沫、回歸真實的社會消費,準確定位,確立大眾化的市場主導地位,據統計,在整個餐飲業中,大眾化餐飲的比重已占90%,比兩年前提高10%。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已有300多家餐飲集團開發出2000個餐飲品牌,行業協會會員企業中年營業額超過1億元的已有50多家,其中小南國、杏花樓、巴比饅頭、味千、避風塘、豐收日等年營業額已超過10億元以上,成為上海餐飲業的“領頭羊”。
餐飲業還成為新型購物中心集聚人氣的“粘合劑”,越來越多的新型商業綜合體和購物中心已形成購物、餐飲、休閑“1∶1∶1”的業態比重,餐飲業成為購物中心中除購物以外的第二大業態,近六年,營業額以每年24.9%的幅度遞增,高于同期購物中心17.4%增幅的整體水平。到去年年底,上海100多家購物中心餐飲業總營業額已達100多億元。
(文匯報 陳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