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不下臺,國美無寧日!
本月17日,創業家族代表黃燕虹、鄒曉春高票入閣港交所上市公司國美電器(0492HK),陳黃之爭看似告一段落,進入休戰階段。
但是,筆者認為內閣擴容,黃鄒入幕,恰恰標志著陳黃之爭從明戰到暗戰,從口水戰到“窩里斗”的正式開始。
盡管陳曉否認隱退傳聞的同時,宣稱:特別股東大會的結果與其預期的一樣,也是他想要的結果。只不過,是否是國美之父黃光裕一方所想要的結果,則仍屬未知。
暫時的相互妥協,會否是永久的和平共處?擴容內閣到底是權宜之計,還是皆大歡喜的結局?想必交戰雙方比局外人更加心知肚明。
一方面,在進二退二11人體制下,攻守雙方勝算取決于唯利是圖的投資者們;而在進二加二13人體制下,攻守雙方的勝算則取決于董事會中王俊州、魏秋立、孫一丁等國美老臣舊部的新立場、新態度。
另一方面,眾所周知,在某種平衡狀態下,董事會決議往往全票通過,或者偶爾出現應景式的反對票。但是,對于新國美董事會而言,則極有可能隨時出現6:7的投票格局,更有可能出現的場景則是“臺上吵嘴,臺下踢腿”的黨爭亂象,導致董事會決議難產甚至出現多次反復的可能。多一個人,多一張嘴,相對于11人體制,13人體制出現上述情形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不排除未來一段時間內國美董事會回歸11人體制,甚至精減至9人體制的可能。
畢竟,貝恩資本以戰略性投資者身份入閣董事會,于情差強人意,于理勉強說通。這一點從黃光裕時代,摩根斯坦利、JP摩根兩大投資股東的待遇便足以說明。相信,對于黃氏創業家族包括黃光裕本人而言,無論是928前,還是1217后,對于投資者貝恩資本獲取相當數額的投資收益這一問題,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分權入閣,反客為主”則未必是創業家族“毫無保留”接受的方案。這也將是國美董事會回歸到港股最常見的9人體制的潛在性因素。更重要的則是,決策層決議階段的爭論,還將導致經營層執行階段的紛爭及內耗。國美還能否經受得住如此折騰的考驗,也將是包括投資者在內關注國美發展的人們所擔心的問題。
當然,最重要是的當年削發明志敢于以光頭形象示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所以登頂首富的黃光裕先生,是否也認為“這正是我想要的結果”,也將是決定未來國美董事會是一團和氣還是“互不服氣”的關鍵所在。
基于上述判斷,另起爐灶,分拆國美,看空減持,撤資離場,策劃倒戈,醞釀逼宮,對于曾經與陳竺等“水火不相容,勢不相兩立”的創業家族及至國美內部的保黃一派而言,一切皆有可能。是以極有可能出現:陳曉不下臺,貝恩不隱退,國美也將永無寧日的暗戰亂局。
(作者:端木清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