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涅槃重生,PC行業重塑新定位
IDC預計,2018年中國PC市場銷售量約為5318萬臺,年度同比下降1.2%。 雖然市場略微下降, 但最近5年,中國乃至全球PC市場都在逐漸走出低谷。PC市場如能再次振興,還需要更加的與時俱進,重新塑造PC的定位和新方向。
IDC預計,在消費PC市場中, 繼游戲筆記本和超輕薄筆記本后, 高性能輕薄筆記本將在未來五年顯著成長,成為滿足消費者 “跨場景適配” 需求的重要產品。

基于這樣的背景, IDC與中國領先的電子商務平臺京東一起,在北京共同舉行發布會,分享對于高性能輕薄筆記本在中國發展的洞察。同時,國內外知名PC廠商云集會場,對于未來如何重塑新PC, 以及高性能輕薄筆記本未來發展機會和趨勢的看法并發表了積極觀點。

圖中從左到右依次為:1.謝昊/惠普產品總監 2.林佳佳/ ASUS市場部總監 3.紀朝暉/ AMD大中華區市場營銷副總裁 4.李偉昌/聯想集團營銷中心總經理 5.陳曉東/戴爾中國消費及成長型企業事業部高級總監 6.丁劍暉/ Acer中國區副總裁 7.任濤/京東電腦數碼事業部筆記本與打印業務部總經理 8.王吉平/IDC中國助理副總裁
更重要的是, 通過本次業界對未來筆記本市場的劃分,以及高性能輕薄筆記本的定義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那什么是IDC高性能輕薄筆記本? IDC將這類產品分為了“大眾高性能輕薄筆記本”和“極致超輕薄筆記本”兩大類,并給出了兩者的定義如下:

IDC中國助理副總裁王吉平認為,高性能輕薄筆記本將主要鎖定“跨場景適配”需求度較高的群體,即強調一臺筆記本支持工作、學習、娛樂等多個場景,既能應對相應場景需求,又因其輕薄便攜而可在多個場景間輕松無縫切換。整體而言,出色的運行速度,優質的游戲娛樂體驗,低功耗長待機以及輕薄便攜將成為這一品類的主要特點。市場上各PC廠商在這一產品領域的競爭,也將圍繞著這四個方面所形成的綜合用戶體驗展開。

京東電腦數碼事業部筆記本與打印業務部總經理任濤認為,“輕薄是觸動用戶更換筆記本產品的核心動機之一,使用場景差異讓輕薄本有更多發展方向,性能、續航等復合需求是消費者選擇輕薄的同時還需兼顧的——追求極致輕薄的同時,性能又可滿足日常工作;追求更高性能同時,又要滿足輕薄便攜的需求。”

IDC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市場大眾輕薄高性能筆記本占比為13%,預計2018年開始,這一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到2022年,將有38%的筆記本電腦市場被大眾輕薄高性能產品占據。

2017年,中國極致超輕薄筆記本出貨占比未超過10%,未來將同樣增長顯著,到2022年,出貨量份額占比將達27%,成為市場主流。

高性能輕薄筆記本是2018年PC市場的競爭重點。各主流PC廠商都將在這一產品品類著重發力。要在這一品類取得成功,IDC建議:
1.引導消費者關注綜合性能表現。 高性能輕薄筆記本帶給用戶運行速度、游戲娛樂、功耗待機及輕薄便捷這四個方面的綜合體驗提升。因此在面向用戶進行價值營銷時,應將訴求重點放在整體綜合性能上,避免消費者走入單純比拼個別技術參數,亦或是盲目以”獨顯“或”集顯“來區分筆記本性能的購買誤區。
2.多場景營銷激發購買欲望。基于高性能輕薄筆記本能夠“勝任多場景應用”的特點,在產品營銷時廠商應該注重發掘貼近目標用戶的多樣化場景,激發共鳴刺激購買。在產品定位的訊息傳達上,不應該使得消費者將高性能輕薄本等同于游戲本或者是單純的輕薄本。
3.關注商用市場的潛力。高性能輕薄筆記本已經可以滿足大多數日常辦公需求,甚至對于一般的設計、圖像視頻處理等專業度較高的應用場景也能夠勝任,同時能有效滿足員工對辦公電腦時尚化的需求,因而在商用市場的增長潛力十足。IDC預計,大眾高性能筆記本出貨量中,商用市場占比將逐年提升,預計從2018年的32%增長至2022年的超過42%。

4.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發力。進一步以用戶為中心構建零售新生態。PC廠商對于人貨場三者關系的構建將圍繞“人”展開,用戶的主導地位空前強化,業務流程圍繞用戶重構,發掘用戶需求,優化用戶體驗,最大化用戶價值成為關鍵。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