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T傍上新“大款” 提新債務存貨解決方案
1月8日下午2點半,深圳福田萬科富春東方大廈25樓,ITAT服裝連鎖總部新辦公總部并沒有懸掛招牌,如果不是“ITAT”字樣的紅地毯鋪在入門處,外人很難找到這個地方。
“是供貨商嗎?請登記身份證和公司名稱。”4名身穿警服模樣的保安正在嚴格地詢問每一位進出大門的人,一群提著行李箱的外地供貨商正在登記。
“領導都早跑了”
“警察怎么會在這里?”從江蘇趕過來的服裝供應商李琦略顯詫異,“我們是來維持秩序的,前段時間鬧事的供貨商比較多。”其中一位保安員回答道。
偌大的辦公室凌亂不堪,從四處趕來討債的供貨商們集聚在分散的各個辦公室。除了僅有的幾個貌似ITAT員工的工作人員在各辦公室整理庫存服裝外,公司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接待來訪者。
“公司領導都不在,現在在這里處理事務的是由供貨商組成的維權委員會,我也是供貨商,這里有份解決債務的方案,大家先把這份方案的精神領會一下。”一位身著西服面帶微笑的中年工作人員對茫然四顧的七八個供貨商說道。
“你是什么職位,怎么稱呼啊,歐通國呢,李國輝呢,我們想見公司負責人。”供應商李琦在大聲詢問辦公室的人。
“領導都早跑了,有什么事找我,我是為大家服務的。”該工作人員依舊笑意盈盈。
氣氛有些緊張,幾位膽小的女性供貨商拿著新的方案翻看之后對記者埋怨道:“又出新的騙招了,把我們套牢后又準備去騙別人。”
盡管ITAT去年11月4日搬離了曾經發生騷亂的安聯大廈33層,但從全國各地聞訊趕來的討債供貨商還是絡繹不絕地出現在萬科富春東方25樓樓道里。
“新投資機構明確愿意投資”
1月8日,時代周報記者在ITAT公司總部辦公室獲悉一份日期為12月18日的內部文件—《關于ITAT債務、存貨等問題的解決方案》。該方案正是目前供應商和ITAT爭執的焦點。
在該份文件中,ITAT集團把自己面臨的危機歸咎于全球金融海嘯:“ITAT集團在中國連鎖網絡探索發展中,旗下兩深圳公司—深圳華森百貨會員店公司和深圳摩根會員俱樂部公司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不幸遇上災難性的環球金融海嘯,致使公司的運營遭受重大打擊,部分門店也因此不能營業。”
“本著對公司及廣大股東、投資者、供應商和債權人負責任的態度,經過ITAT相關人士近半年的努力和調整,連鎖網絡基本得到調整,初步恢復正常經營,通過與眾多有意入駐ITAT戰略投資者的溝通協商,目前已經有實力雄厚的新投資機構明確愿意投資ITAT,新投資機構同時提出需要解決公司原有的債務等問題。”
文件將ITAT的主要問題分為三部分:拖欠供應商的貨款、代銷商品的存貨、以及拖欠門店租金、物流費和倉儲費等等。
ITAT表示,由于眾多供應商的代銷商品大量被店長、業主哄搶甩賣,2009年7月30日之前,財務數據顯示全國擁有會員存貨11億,在10月份統計之后,會員存貨只剩下4億,損失高達7個億。
除此之外,拖欠供應商的欠款、門店租金和物流倉儲費總共債務有多少,這份方案并沒有透露。
這份內部文件還表示,該債務重組方案就是新投資機構提出來的。
該文件的重組方案有兩套,一個為債轉股,一元欠款轉換成一元港幣的ITAT集團新發行的股票;另一種為現金折價50%支付欠款。“存貨解決方案也是債轉股和現金折價,100萬存貨轉換成10萬ITAT普通股票,若以現金折價,100萬存貨支付5萬,雙方簽訂合同后一年內支付完畢”。拖欠門店租金的解決方案與供應商欠款方案相同。
內部資料還表明,“香港ITAT為解決供應商持股問題,將委托中介公司注冊一間BVI海外公司,名字暫定為中國供應商聯合投資公司,該公司將持有ITAT集團新發行的普通股,從而成為ITAT的新股東”。
來自南昌的供應商朱清告訴時代周報,這個方案只不過是在去年8月份的方案基礎之上做了一些翻新而已,沒有本質的變化。“我們相當于深度套牢了,要么接受一半的貨款,損失一半;要么拿著ITAT的股票賣給下家。”
朱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2009年7月,山東如意集團宣布對ITAT注資5億元,并接管ITAT。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取代歐通國成為ITAT新的董事局執行主席。同時,包括ITAT集團CEO、營運、采集總監在內的主要高管悉數離職。
2009年8月5日,ITAT集團新領導層首次就欠款問題與來自全國各地約200家供應商在羅湖區東湖賓館協商,然而結果卻讓多數供應商失望,他們于當日成立了供應商維權聯合會,但4個月時間過去了,雙方一度發生沖突,情況愈發糟糕,分歧也更大了。
“歐通國是直接債務人,但他在香港,隱身不出,現在的態度就是“你們愛干啥干啥”,反正他自己不出來”。
徘徊在ITAT門外的另一些供應商向時代周報表示:“我們到深圳來這么長時間了,整個過程中,ITAT集團高層始終沒有露面,現在大部分供應商考慮向法院政府申請ITAT破產重組或者破產清算”。
燙手的山芋
香港ITAT集團在國內的運作公司為1999年成立的深圳華森百貨會員俱樂部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摩根國際品牌服裝會員店有限公司。
目前兩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經由歐通國變更為李國輝,注冊資本金人民幣7.3209億元,總經理為盧汕,董事長為李國輝。公司曾用名為深圳市慧海服裝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摩根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1月11日,記者再次來到萬科富春東方大廈,試圖聯系李國輝。一名保安進去詢問之后回復說:“領導說現在不方便對外透露任何情況,也不接受采訪。”
記者隨后撥通了該公司行政部總監鄒琴的手機,她表示,自己已經于9月份離開公司,建議記者直接聯系公司負責人李國輝。
不過,時代周報記者隨后撥打李國輝的座機,一直無人接聽,公司財務部總監應佳在接通電話后以“不能說什么”為由,掛斷電話。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振華路的富怡雅居位于一樓的ITAT門店,這里門可羅雀,看上去像個服裝雜貨店,一折三折的服裝隨處可見。一位店員告訴記者,他們只不過是用這個場子賣寄存服裝而已,對ITAT的有關情況并不清楚。
ITAT一位內部員工告訴記者,在最輝煌時期,ITAT在發家地深圳開設了90多家門店,如今僅存40家左右。據了解,自去年開始,ITAT由于資金問題開始收縮戰線,全國很多門店陸續關閉,關店數量也已達半數。
1月12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ITAT多位高管人士,均被告知已離職。
2009年6月,山東如意集團宣布和ITAT合作,預備注資3億元接管ITAT,然而,2009年8月17日,ITAT集團發布公告:終止與山東如意集團的并購洽談事項以及相關交接工作。“實在是沒有辦法,ITAT的窟窿太大了。”山東如意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對記者稱,不過他認為,ITAT出事主要還是資金問題。山東如意董秘王燕1月12對時代周報表示,當時完全是山東如意集團去談,和上市公司山東如意沒有直接關系。
山東如意集團發現,ITAT的賬上一分錢沒有,卻背負了很多債。因為拖欠員工工資、物業費和水電費,ITAT在全國的門店危機四伏。
2009年7月20日,山東淄博ITAT店鋪員工就因為從5月份未領到工資而公開“起義”,在商場舉著“還我血汗錢”的條幅示威。
而數百位供應商也從全國各地聚集到ITAT深圳總部,并組成了供應商維權聯合會討欠款,甚至還發生了供應商到門店搶貨、到政府機關申訴等行為。
事實上,當時的公司創始人ITAT董事局主席歐通國并非沒有錢。2007年3月,藍山中國、摩根士丹利、CITADEL投資集團、美林(亞太)聯合向ITAT投入7000萬美元。據悉,這些機構累計向ITAT砸下1.2億美元。
一年后,ITAT籌備港交所上市,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由于當時ITAT在上市申報材料中描述商業模式不清,以及被舉報存在虛增銷售數據等不當會計行為,導致未能通過港交所的首輪聆訊,ITAT的78億港幣融資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
盡管還有二次聆訊的機會,但之前為其“保駕護航”的四大承銷商中,高盛、美林已經雙雙棄守,只剩下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苦苦支撐。
“如今這幫國際投行的錢都打了水漂,深圳好幾家風投公司當時也投了ITAT幾千萬的,現在都完蛋了。”1月12日,深圳創投同業公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守仁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記者就投資問題致電摩根士丹利對外發言人,該人士表示:“目前摩根士丹利還沒查清此事,對此問題不予置評。”
(時代周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