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還是無解? 團購電商為O2O一大噱頭
現如今網購已經成為了很多年輕人們每天的必修課,很多消費者為了追求低價,往往在打折降價這一天或是搞促銷活動這天大肆的采購商品,從而促進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并且衍生了另一個比較熱議的名詞,這就是“O2O”。
而當“團購”和“O2O”相結合時,消費者們能夠得到巨大利益的同事,商家們從中也分得一杯羹,然而在瘋狂促銷的背后,又是誰在狂歡呢?
曾幾何時,團購行業不知何時被套上了“O2O”的馬甲,不少的消費者以及業內人士對于此種商業模式做出了較大的懷疑,而在O2O和電商已經日益普及的今天,或許團購的這一種轉型,已經更加明了的說明了這一點。
現如今的現狀,就是但凡和網絡行業沾邊的領域,一些“概念”就從來都不會少,而追隨新概念的商家也是越來越多,但是如果仔細地品味,其實會發現每一個概念都不是救命的稻草,而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噱頭,但是這一切所做的一切,真的能跟上了這一時代的趨勢么?
團購的出現 O2O模式過度包裝:
在這“概念”的背后,團購就較為明顯,幾年前隨著在“Groupon”模式被原方不動的照搬到中國后,并且在“資本”的理念支持下,一個又一個的“千團大戰”浮現而出,很多的商家也都嘗到了甜頭。
有成功亦有失敗,但是在“資本”撤離之后,支持團購的模式從另一個概念陸續成熟,這就是“O2O”理念,并且已經逐漸被很多團購商家借用“O2O”的概念包裝著自己。
直到現在O2O已經比較“成熟”今天,依然有著不少評論對于團購的模式有著不小的懷疑,如果經過線下商家對于運營蘇路上對于團購的作用考量,那么這其中的收益也是微乎其微的,而團購模式本質上存在一個商業邏輯性行不通的悖論。
看到這想必很多的網友們也大為驚呼,為何國外所有“玩”的這么好的理念,一到國內就全變了味道呢?這一切又是什么方向在驅使呢?
團購往往被認為是團購的第一模式: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某團購網站據說與30多萬家消費商家合作,其年營業額也在160個億,并且得到資本市場一致的好評,而一些沒品的“分析師”們也開始吹噓“團購是王者模式”的言論,且基于消費者們的服務,然而在天文數字的背后,事實真的如此么?
那么咱們簡單的核算一下,如果30多萬家直至40萬家的消費商家合作,最終團購網站的銷售額是160億元的話,那么每家也就4萬多元,再按照每天來算,一天的銷售額只是可憐的100-200元,而這100多塊錢也只是對于之前銷售的增量,那么實質上意義是不大的。
其實現在的電商中,有很多的商家都不像參與團購,很多的大型知名的商家根本對此也是不感興趣,他們認為打折優惠是有損品牌的,參與團購也是非常傷害品牌,所以有些商家寧可保有著“高姿態”,也不肯“委曲求全”的去搞什么團購。
但是即使知道團購可能對商家的品牌帶來或多或少的傷害,但是并非所有線下的商家都不愿參與團購模式,短時的影響只是一時,但大把真金白銀的入賬,卻是實打實的。
三種團購不同的團購模式:
綜上所述,團購各有利弊,那么對于參與團購的商家一般有著三種基本的運營模式,商家同時也有著自己的想法,商家們也非常的清楚,如果是線下選地址開店做買賣,地段、客流等因素會影響買賣的80%或更高,與網絡團購建設直接關系是比較合理的,而他們參與團購的背后卻各自盤算著一些想法。
1、提高錯峰消費:
有的商家參與了大規模的團購活動,但是所有參加團購的商品,開團的時間沒有放在白天,而是在晚上7-9點的網絡高峰期,這樣就提高錯峰消費,使得在更短的時間內,一傳十十傳百的影響到更多的人。
2、線上線下互聯 獲取更多利益:
是否有很多的消費者在網上看到某美容店的團購,或者是某健身房的團購活動,一般單次美容或者是單次游泳體驗的價格都在幾塊錢,這樣非常有吸引力,但是等你到了之后就會發現,往往畫的錢都是到了地方之后其他的二次消費,這樣線上把消費者們吸引過來并且再促使二次消費的商家非常之多,而利潤也是最大化的。
3、打一槍換個地方 坑你沒商量:
這一類商家比較沒品,大多數都是些不知名的小商家,所以團購對他們來說也只是個噱頭,產品的利潤即使團購后也是比較高的,所以忽悠也是一批接著一批,網友們看不好就會上當。
O2O模式最終應何去何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連想到很多,團購網站通過網絡的關注度以及瀏覽人群較多的優勢,把一些促銷的產品、優惠活動集中式的聚焦,再聯系實體店一同參與,這樣的做法直接影響到的是商家和媒體,間接影響到的自然是消費者人群,最后說這是O2O;說這事未來的趨勢,但是業內了解市場的精英們,早已經無力吐槽。
020模式早已變了味道
“020”模式在中國比較有意思,早些時間的O2O與團購是毫無關系的,但是當團購開始衰落之后,“O2O”卻成為了其又一個新的替代詞,并且假借一個更加高大上的商業模式來融資,但是O2O模式并不只有本地生活,更不是僅僅局限于團購!
回到“O2O”的主題本質,團購還僅僅只是“O2O”模式一個小小的優惠促銷活動的方式而已,但是其不能夠秉承甚至替代“O2O”這種強大的電商模式,那么最終到底是“O2O”造福了團購,還是團購打造了“O2O”呢?我們不得而知。
O2O商業模式的新奇值得學習
曾記否五年的“雙十一”,每年都在刷新著記錄,到了2013年更是破天荒的銷售額達到了350億元。并且每年的銷售額都在翻倍的增長,這對于消費者們來說,每年的11月11日都是網購的盛宴,并且有很多人都在觀望某款產品不買,等到當天再大批量的購入日用品,食品等等,有網友驚呼:“太累了,就等著雙十一那天呢。”
現在的電商圈,O2O模式是必不可少的,O2O模式非常的盛行,那么到底什么是“O2O”,消費者們大體也應該了解,其實團購只是O2O冰山一角,只是第一步而已,
“O2O”的世界里還很大,還有很多元素和功能沒有被開發出來。
綜上所述:
“O2O”模式,這個近兩年人們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O2O的模式除了提供更多的促銷活動之外,還能給商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比如市場調查、核算、預算等等,所以只能說團購是大漠中的一粒沙子,“O2O”更多的對于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而且更全面的購物信息,及時的更新和顯示商家的折扣信息,并且通過頁面的操作,直接性的可以篩選出自己想要的產品,這才是“O2O”以后的發展方向。
(中關村在線 王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