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商退出多向投資傾心主業經營 武商量販獨立運作
來源:
聯商網
2005-01-02 10:49
昨日,武商董事長王冬生告訴記者,退出多向投資,傾心主業經營,是集團新一屆董事會戰略決策。幾個項目退出后初步概算,可望增加4.1億元“現金流”,支持企業集中精力攻略零售業。
據了解,按照“轉機建制、固本強基、穩健經營、持續發展”總體思路,今年武商集團將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期。主業將突出百貨、量販、家電“三箭齊發”,確保各經營實體主要經濟指標年增長10%。
主業投資項目包括:市內“克隆”一至兩家武漢廣場;省內新開10至12家量販超市。年內還將啟動老武漢商場的整體改造,目前設計方案初定為高層建筑,與現有武廣、世貿相接。
據透露,前些年武商集團10多億元資金,90%投入到主業以外領域,企業貸款規模和財務成本壓力過大。
最近,集團高層形成共識:下決心改善財務結構、降低財務成本,今后集中精力抓好零售業這個主業,其他不熟悉的、與主業無關的行業,堅決不參與。
另訊:下屬公司成獨立法人 逐步吸納新民間資本
武商改制改革又跨一步
昨日,武商集團啟動下屬主業單位的公司制改造,武商量販分公司更名為“武商量販連鎖有限公司”。
據介紹,武商量販將以獨立法人身份自主參與市場競爭,集團不再直接掌控量販公司人、財、物以及開店選址等決策權。新公司按照《公司法》成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推選、聘任量販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除武商集團大股東外,此次吸納了新“出資人”———武漢商貿控股集團,以2000萬元現金投入,占據量販公司20%股權。幾天前,憑借這一資金注入,武商量販開張全新“旗艦店”———洪山珞喻店,2.4萬平方米經營規模傲視武漢中外超市群。
集團董事長王冬生稱,“這一舉措標志武商邁出我市國有大型商業企業改制改革新一步”。
武商量販經過4年打拼,店數達24家,網點分布省內5地,銷售規模30億元,以往的分公司運作體制迫切需要完善:自上而下的決策流程使分公司負責人較多“微觀操作”,不利于抓住重大商機;分公司不具備對外融資資質,造成資金結算在途時間長,不能有效整合巨大現金流帶來的資源優勢。
他說,打破這種“體制缺陷”和“機制障礙”,就是讓分公司直接面向資本市場,參與市場“競合”。據悉,目前已有一批實力供應商,愿意參與量販公司股份制架構。王冬生表示,今后要逐步擴大吸收民間資本,發展民營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爭取包裝上市,進而“反彈琵琶”,推動武商集團國企整體改制。
據悉,元旦過后,武商集團將展開屬下家電分公司類似改造。
(漢網 記者陸濤)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