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希望唯冠和喬丹體育都贏
聯商網評論:廣東高院在上月終審后,并沒有對唯冠與蘋果的商標爭奪戰做出宣判,間中或許有蘋果挖出新證據(商標購買過程中與深圳唯冠的大量郵件)的影響,但究其根本,是官方想隱退裁判角色,希望蘋果和唯冠能在庭外自行和解。這樣一起標本式的商標權案,官方怎么判都不是很妥,怎么判其示范意義都會遠遠大于該案件本身。所以,在相關法律還沒完善,無足夠法律可依的時候,廣東高院十分想要袖手旁觀,只是擔心唯冠和蘋果不給他這個機會。
細說唯冠和蘋果的商標爭奪,在鋪天蓋地無態度新聞事實報道背后,輿論界意見還是比較統一的,有兩個不爭的事實,第一,唯冠擁有ipad商標權這個事實不爭。第二,唯冠借此商標想敲一筆在蘋果身上這個目的不爭。一直以來,唯冠采取各種積極或消極措施,包括終審后向經銷商等發公開信警告,向海關申請禁止ipad進出口等等來給蘋果施壓,力爭庭外和解。
無獨有偶,跟NBA傳奇明星喬丹沒有半毛錢關系的中國喬丹體育有限公司,獨享了喬丹名字的影響力十數年,創造了多少企業效益,如今也被那個打籃球的喬丹一紙告上。球星喬丹說:我感覺盜用我的名字就好比從我家里偷東西一樣。來自大洋彼岸的視頻,依然真摯可見。
一來一去,兩樁事情,國人雖處不同面,但暴露出的商業性格是類似的。唯冠案:蘋果大意,被唯冠“坑”了,事后唯冠為解決企業危機,利用商標權向蘋果討錢。喬丹案:喬丹大意,中國喬丹扮李鬼,多年來贏了很多額外的利益。
總之,關于商標權啊,真是被國人玩得爐火純青且得理不饒人,表面求諸于法,其實游走在法律邊緣。似乎嚴守界限,其實完全忽略法的嚴肅。暫且拋開商業道德這種形而上的東西,就中國企業主動暴露出的幼稚和甘心情愿的卑微已經讓人不寒而栗了。如果唯冠和喬丹體育都贏了,中國就輸了。
。▉碓矗郝撋叹W評論 高盼盼/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