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為本 零售環節無法改變其產品內涵
來源:
聯商網
2008-09-21 20:51
為積極探討“問題奶粉”事件后續處理及保障食品安全策略,聯商網編輯19日電話連線采訪了全國各地30多位超市/大賣場店長和企業高管。今明兩日陸續整理上傳,希望能為廣大行業人士提供相關經營參考。
受訪人:北京超市發*店店長王愛平
王愛平正在去往公司總部參會途中,電話里略顯著急地向聯商網編輯表示,“該下的都下了。”
北京是國家首都,天子腳下,不過光明乳業卻是北京子公司出的問題,連累母公司上海光明。大概北京,有時它亂的,會比別處更甚。
奶粉銷售在賣場占比不到1% ,主要銷售業績由四大品牌依次貢獻:伊利、多美滋、雅培、美贊臣。問題奶粉事件發生后,伊利下架,多美滋稱冠,惠氏進前四,雅培與美贊臣同進一名。三鹿奶粉在今年3月底被王愛平清場。
王愛平習慣把液態奶稱作水奶,“水奶份額大,占到了賣場銷售的5%左右。我們要讓老百姓有奶喝吧。”
“如果只有三鹿,那就是個性問題,如今涉及這么多品牌,它就是行業本身和質檢部門的問題了。”她同時表示,許多不好的東西,零售作為流通渠道是阻止不了的,主要有賴于政府加大監管力度,零售環節無法改變其產品內涵。
王愛平最后樂觀地指出,國家這么重視,相信很快就會對社會、人民有一個明朗、相對較好的交代。
(聯商網獨家報道 林國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