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建設華北重要商埠總體規劃(中) 來源: 聯商網 2004-04-07 13:44 四、城區布局優化 城區是石家莊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核心區域,也是集中體現華北重要商埠功能的重點。圍繞這一重要目標,對城區商業布局結構進行調整,將是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商貿流通業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任務。 (一)規劃目標和空間格局規劃目標是要在城區形成以大型標志性商貿建筑為龍頭,商貿與商務功能合理搭配,主副中心分工明確,批發零售商業分布有序,集聚輻射能力強大的城區商業格局。 未來石家莊的城區商業格局將形成以中華大街以東、建設大街以西的中山路沿線兩大組團為中心商業區,青園街以東、育才街以西為中央商務區,裕華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為城區商業副中心,在二環路以內城區建設十個二級商業中心,包括商業、商貿與商務功能在內的完整服務體系。其中副中心將是一個與城市新區密切相關的商貿服務區。二級中心則是分工明確、特色突出、以為本地居民服務為主,兼顧為本地以外居民提供特色服務的商貿區。 (二)實施思路城區商業布局調整,要從石家莊的城市發展階段出發,按照"整合資源、突出亮點、強化關鍵、橫向協調"的原則,打破轄區界限,統籌考慮,有所取舍,空間調整與功能調整并舉,分不同層次進行優化調整,引導城區商業設施圍繞建設重要商埠的目標有序發展。 空間調整與功能調整并舉,就是一方面要通過功能調整充實壯大中心商業區,用置換方式疏解中心區的現有商品批發功能,突出中心區的高檔零售商業和其他商務功能,提升存量資源的功能,使中心商業區走上集約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要積極有序地建設符合城區商業發展趨勢的設施,提高城區商貿業的硬件水平,通過增量發展帶動存量調整。加大對副中心和二級中心的布局力度,盡快形成自中心向外空間分布有序、功能協調的市場和其他輔助設施體系,奠定石家莊市作為華北重要商埠的地位。 。ㄈ┲饕蝿 1、調整優化中心商業區布局結構重新規劃以北國商城為龍頭的中山路中段市級核心商業區,充分發揮黃金地段優勢,進一步拓展其地域和空間規模。在中山中路以北、長征街以東,建設一組內部連通,設有地下停車場,包括數個主力百貨店、大型超市及專賣店、快餐店、飯店、書店、電影院、游泳館、溜冰場、酒吧等的一個大型多功能購物中心建筑群,以此作為中心商業區的標志性建筑,加上這一組團內現有的北國、西美等大型百貨商場,建筑群總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左右,以此作為城區商業設施的主體。 2、改造提升南三條和新華兩大市場按照"控制規模,完善設施;改造交易方式,提高貨物檔次"的原則,通過步行街、精品店等方式改造現有的市場模式,完善基礎設施;逐步由批發市場轉化為展示訂貨中心,實現倉儲與展示部分分離。在此基礎上,提高貨物檔次,在市場規模沒有大幅度擴張的情況下,市場效益和功能得到提升,實現由"大市場"向"強市場"的轉變。 3、在中心商業區東側規劃建設"中央商務區"選擇青園街以東、育才路以西、范西路以北、談南路以南的范圍建設"中央商務區".控制這一區塊范圍內的一般房地產項目,以北國開元廣場為起點,集中建設商務辦公項目,吸引有實力的企業集團總部和為商業活動服務的相關機構向這一區域集中,使之成為石家莊市商務活動中樞。注意將要素市場建設作為中央商務區功能建設重點。 4、加快裕華和開發區兩個副中心的建設步伐裕華區和開發區兩個副中心與主中心的空間關系不同,相應地功能定位也應有所區別。裕華副中心除了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外,參照核心區商業規劃標準,規劃建設副中心級商業中心、購物中心、體育中心、特色商業街區,配套建設河北名特優農產品展示中心。 在開發區商業中心區建設營業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綜合性商場和大型超市,配套建設商業步行街、市民休閑廣場、餐飲娛樂中心等項目,促使開發區由產業基地向城市新區轉變。 5、促進二級中心的形成選擇人口密度較大、交通便利、發展條件好的建華、平南、北站、石邑、東方、石崗、富強、東苑、天河、高教區等十個區域,建設城區二級商業中心,形成以2~3個大中型商貿服務設施為骨干、行業相對配套、功能齊全,服務半徑在2~3公里左右,可有效涵蓋中央商貿區以外的所有居住區。引導區域商業設施相對集中,形成由中心向四周擴展的商業群體。 6、加大特色商貿街建設力度在新華、南三條、青年街等核心區大市場改造過程中,加大特色商業街的份量。在建成民族路步行街、南花園商業步行街區基礎上,形成以大型商業設施為主,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于一體的高檔次商業街區。結合南三條市場改造,將與大徑北街交叉的正東路勝利北街至平安北大街路段,進行步行街改造,形成南三條市場中的精品區,將大徑北街向北延伸到向陽路,以這一"十字"交叉區域作為未來南三條商業區的核心地帶。開發建設大徑南街,形成名品名吃、休閑文化一條街在二級商業中心在內的商業繁華區建設一批特色商貿街。包括休門海鮮一條街、范西路電信科技街、東風路家裝家居街、東崗路休閑旅游街和清真寺飲食文化街等特色商貿街。 五、市場體系建設 建立和完善規范有序的市場體系,有助于使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是建設華北重要商埠的基礎工作和重要組成部分。 (一)基本思路與發展目標 1、總體思路今后5~10年石家莊市市場體系發展的總體思路是: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入世的要求,發展、提高、配套、完善現有集散型市場,圍繞優勢產業發展特色市場,加快發展要素市場,把市場建設的重點從偏重于數量建設轉變為數量與質量并重建設、并逐步以質量建設為主,著重提高市場的聚集與輻射范圍和綜合競爭實力,以市場建設帶動業態創新和物流業發展,率先形成華北地區重要的商品貿易中心,為把石家莊市建設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區域物流、購物消費、商務會展和商貿信息中心奠定堅實的市場基礎。 2、發展目標 。1)各類商品市場發展目標。根據商埠建設和商貿流通產業發展要求,未來5~10年各類市場規模應該有較大的發展,市場結構繼續調整優化,各種品類、規模、層次、功能的市場布局更趨合理,新的市場和交易方式得以長足發展,形成緊密聯系的市場網絡。 。2)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目標。加快石家莊市營銷網絡建設步伐,市內營銷網絡向全國營銷網絡發展,實體網絡向虛擬網絡延伸。到2012年,基本建成以連鎖商業為主的實體網絡體系,以總代理、總經銷為主的全國商品采購網絡體系。 。3)會展業發展目標。在全方位開發利用會展資源,重點開拓具有一定基礎和比較優勢的專業性會展,擴大石家莊市會展業在全國的影響力。力爭2007年把石家莊市建設成為北方重要的專業性商品會展中心;2012年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專業性商品會展中心。 。ǘ┲饕蝿张c發展重點 1、依托品牌優勢,大力推進現有"中轉型"批發市場的規范化與升級從建設華北重要的商品集散交易中心目標出發,按照增強市場輻射能力,提升交易方式的原則,調整現有專業批發市場布局,嚴格控制初級市場的建設,重點發展規范化的大型專業批發市場。 (1)建設主城區外圍集團式市場貿易區。根據《石家莊市商品市場規劃》和石家莊市區位優勢,以二環路以外城鄉結合部現有批發市場為基礎,結合二環路以內批發市場搬遷改造任務,引導其向二環路以外轉移。形成以批發、集散、配送功能為主,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特點明顯的五大集團式市場貿易區。 (2)大力推進批發交易方式改革。積極推廣 "競買制"和"拍賣制"的交易方式,推進批發交易市場的現代化管理。培育以商品流通驗證為核心的中介機構,規范市場交易行為。建立現代批發體系,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現代大型批發企業。 。3)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加快推進新華集貿中心和南三條小商品市場的管理體制改革,由管委會體制轉變為股份公司化運作體制。逐步加大本地化生產步伐,由集散型批發市場向產地型批發市場過渡。 2、緊密圍繞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大力培育專業市場為了推動石家莊市場建設從集散型為主向生產集散有機結合型轉變,推動工業與商業、生產與流通、產業與貿易的互動互促、協調發展,應緊密圍繞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大力培育專業市場。 。1)積極發展優勢產業專業市場。緊密圍繞醫藥、特色農業等優勢產業,發展與優勢產業相關的專業市場。 積極發展醫藥及醫療器械專業市場。緊密圍繞商埠和藥都建設,探索發展符合中國現階段國情和醫藥生產流通體制改革方向的醫藥及醫療器械專業市場。 加快發展產地型特色農產品市場。根據石家莊特色農業區的規劃建設,依托特色產品優勢和傳統資源優勢,搞好蔬菜、花卉、禽蛋、果品、花生米等產地型農副產品市場的升級改造,提高市場的組織化程度,發展倉儲、運輸、保鮮、加工、配送業務,增強農副產品市場在華北和全國的輻射能力。 。2)進一步發展特色專業市場,推動商貿流通與特色產業協調發展。加工與貿易結合、生產與流通互動的特色產業及其市場是石家莊市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建設華北重要商埠,必須重視和依靠商貿流通與特色產業協調發展,進一步發展特色專業市場尤其是有一定基礎和影響的名牌專業市場。 加快辛集皮革市場改造和完善步伐,推動皮革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繁榮。按照發展與提高并重,內涵與外延發展并舉的思路,加快辛集皮革市場改造和完善步伐,完善有關優惠政策和措施,逐步把辛集皮革市場發展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皮革生產交易中心。 以正定板材市場為依托,配套發展板材、家具等建筑材料市場和裝飾材料市場。正定板材市場要進一步擴規模、上檔次,提高知名度,擴大輻射范圍。同時,加快正定裝飾材料市場和大型現代化家具市場建設,使之與板材市場形成相互配套、相互促進的格局。 對晉州布匹專業市場,在已完成的新一輪改造基礎上,立足于面向全國市場,建設成為商貿流通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3)積極探索異地交易市場發展途徑。著眼長遠,積極穩妥地做好準備工作,在與周邊地區交易市場適當錯位的前提下,爭取創辦石家莊農產品與建材異地交易市場,逐步使之成為我國北方非糧食類特色農副產品和建筑材料產品的價格形成中心、商業信息資源匯集和發布中心。 3、加強縣(市)與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為商埠建設挖掘腹地潛力石家莊市是城區相對比較小、轄縣比較多的城市,轄區腹地市場潛力相對比較大,建設華北重要商埠尤其是購物消費中心,需要進一步加快市縣與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挖掘和發揮腹地潛力。 加快縣(市)商業發展。按照發揮優勢、適度超前、優化結構的原則,根據產業主導型、交通樞紐型、旅游主導型、現代居住型的不同特點,積極發展縣(市)城區域商業中心,形成各有特色的經營結構、業態結構和布局結構。 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盡快建立起覆蓋市、縣、大多數鄉鎮以及有條件的龍頭企業、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介組織和經營大戶的信息網絡。引導和支持有規模優勢和管理優勢的龍頭企業把觸角向農村延伸,發展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經濟實體,扶持農民種養,擴大農副產品收購和加工,創立品牌,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 4、大力發展會展業,把石家莊建設成為北方乃至全國重要的專業商務會展中心 。1)發揮石家莊商業中心城市的作用,積極發展商貿展覽業,吸引國際和全國性的各種大型展覽會、展示會、交易會、博覽會、貿易洽談會等在石家莊市舉行,努力發揮市場配置商品資源的作用,增強石家莊市對國內外客商的吸引力,使之成為交易成本最低,商業機會最多的會展中心城市。 (2)進一步理順會展業管理體制,加大會展經濟的規范化管理力度。要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會展經驗,研究與國際接軌的會展業"游戲規則",研究制定《石家莊市會展業管理辦法》和《促進石家莊市會展業發展的有關政策》,依托行業組織、大型批發市場、龍頭企業等,積極引進綜合性、專業性、季節性的展銷會、博覽會和交易會。 (3)完善與會展活動配套的服務功能和設施的建設,建立商品展銷推介機構和場所,積極引進國內外的新型商品。按照現代化標準,高起點建設10萬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國際會展中心及相關設施。 。4)大力培育和發展專業展覽公司,走以專業公司為主的辦展路子,拓展會展市場空間。要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會展公司,加強與本地會展企業聯合與協作。組建會展行業協會,建立自律機制,避免出現無序競爭的混亂局面。 5、加快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形成比較完善的商品與生產要素市場體系生產要素市場是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場體系的主干,建設華北重要商埠,必須加快發展要素市場,形成相對完善的商品與要素市場體系。 。1)積極探索地方性資本市場。積極發展證券融資、項目融資、特許權、產權或經營權轉讓、可轉換債券等新型融資。建立各種形式的產業投資基金,積極利用和發展證券市場。拓展各類產權交易機構服務范圍,規范交易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2)大力發展人才和勞動力市場。按照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要求,抓好人才和勞動力市場建設。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形成有效人才流動機制。應用計算機及信息技術,建立人才和勞動力市場網絡。 。3)穩步發展房地產市場。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經營性用地招標拍賣制度,規范土地一級市場,活躍房地產二級市場,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4)加快發展技術及信息市場。促進技術轉讓、技術承包、技術服務、技術貿易、技術合作等市場交易。強化專利法、著作權法、軟件保護條例的貫徹實施,保護知識產權。 六、商業業態創新 商業業態的創新是現代世界零售業發展革命性進步的重要標志,表明零售業越來越多地利用多種經營形式和技術手段,與多行業結合,在不斷提升商業服務效益和質量的同時,充分滿足消費需求和人的個性化發展,豐富、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成為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商業業態創新既是華北重要商埠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石家莊零售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基本目標與發展思路 1、基本目標 (1)未來五年(2003~2007年)的發展目標。電子商務的普及率有較大提高,物流配送有較大發展,商業業態類型比較齊全,業態結構合理。連鎖經營行業由目前的50多種達到100種左右;商業連鎖網點發展到800家以上,主城區及郊縣建成300個標準化社區服務網絡,覆蓋23個縣、區,初步確立連鎖經營在商貿流通業的主體地位,全市連鎖銷售額達到130億元,占城市消費品零售額的1/3以上;在主城區基本建成1個經營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在主城圈、二環路外圍東南、西北方向規劃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的大型購物中心。 (2)未來10年(2008~2012年)的發展目標。建成2個設施、服務、業態及功能完善,經營面積約20萬平方米的大型購物中心;餐飲、休閑、娛樂業、會展業、金融、保險、物流配送、信息服務、中介咨詢等得到充分發展,形成3~5個有較高品牌價值的大型連鎖經營企業,連鎖經營網點達2000家以上;行業結構上大致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商業約占30%~35%;餐飲占30%~35%;旅游、娛樂、休閑等占30%~40%,并保持動態優化,使石家莊成為在華北地區地位穩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購物消費中心。 2、發展思路把握現代商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以流通現代化建設為中心,推動連鎖經營等現代經營方式和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技術手段與多行業的有機融合,實現業態創新與發展的動態優化;結合現實、適度超前、充分考慮各業態的長期相互依存性,最大限度地為未來商業業態的調整和重塑提供條件,以保證石家莊作為華北重要商埠商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主要任務與發展重點 1、積極推進連鎖經營作為一種組織形式,連鎖經營是我國流通領域帶有方向性的重大改革,是提高零售業組織化程度的重要途徑,因而是業態創新的首要任務。 (1)加強社區商業網絡建設。以為民、便民、利民為宗旨,加快社區商業中心、居住小區、城鄉結合部以及所轄縣(市)的商業網點建設,規劃建設300個標準化社區服務網點,創造便民店、綜合超市等多業態互補、特色鮮明的社區商業模式。配合"農改超"政策,調整商品結構,進一步強化社區商業滿足消費者購買日常消費品特別是生鮮食品需要的功能。 。2)培育和建立大規模的連鎖集團。以并購、重組、上市等多種形式整合資源、強化企業資本運作,實現規模擴張;通過特許經營、業態多元化等戰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形成3~5家管理科學、經營規范、技術手段先進的大型連鎖集團,提高零售商業的組織化程度。 。3)積極拓展連鎖經營范圍。推動傳統百貨店商品經營結構和業態的調整,突出品牌優勢,發展成連鎖經營的現代百貨店,或改造為專業店、專賣店、大型綜合超市;鼓勵企業細分目標市場,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和品牌消費的需求,在規劃期內基本形成品牌專賣、系列專賣、特種商品專賣的連鎖經營服務體系。 發展藥品連鎖經營企業。按每7000人配置一個藥店的標準建立和發展零售藥店網絡,通過多種形式的連鎖經營,培育全國知名的藥品連鎖企業。 建立與批發企業相互銜接的專業連鎖店。充分利用幾大特色批發市場的優勢,在主、副商業中心和各縣城,發展多品種的專業連鎖店,實現批發市場與零售店的相互銜接,延伸批發網絡。 發展與城市商務功能相配套的其它專業連鎖店。積極發展包括辦公自動化設備、耗材和辦公日用品及商務服務在內的專業連鎖店,完善城市的商務服務功能。 實現餐飲、金融、郵政、電信、中介、咨詢、家政服務等網點的連鎖化經營,形成遍布城鄉、方便人們生活的服務網絡。 2、大力發展商業企業內部的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連鎖經營必備的條件和基礎,是流通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業態創新的必要條件。 。1)合理布局,提高配送效率。依照"低投入、高產出"的原則及其據此制定的企業物流配送中心的規劃,充分發揮單體在某一商圈輻射范圍內的作用,配送中心之間可以調配貨品,但對網點配送避免重復。 。2)強化管理、建立現代化的配送體系和網絡設施。用好、用足現有資源,結合門店的具體位置,建設區域性的中轉型物流配送分中心;適當引進先進設備,逐步建成現代化的配送體系和網絡設施。 (3)大力發展共同配送。實施與供應商聯網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增加集約化配送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實現配送效率最大化。 。4)促進物流、配送過程的自動化。 通過自動識別、分揀系統、自動導向車系統、計算機信息系統、衛星通訊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實現自動訂貨、單品管理、傳遞信息、轉賬、銷售全過程追蹤。 (5)實現企業物流、配送的網絡化。推動物流要素的標準化、自動化、規格化;在企業內、外部的連接上,實現要素之間、系統之間的"無縫連接",達到消除"信息孤島",建立和延伸采購網絡的目的。 3、加快電子商務的應用和信息網絡建設電子商務的本質是依靠計算機網絡的虛擬空間,使企業在客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之間依賴不同層次的信息平臺實現在線交易、相互協作和價值交換。 。1)信息化的任務和目標管理信息系統的普及率。大型流通企業、連鎖集團、超級市場、專賣店、專業店等要達到90%,實現單品管理達到70%;中型商業企業要達到60%,實現單品管理達到50%以上;小型企業總體上要達到40%,其中城區要達到60%,近郊區要達到40%,遠郊區、縣要達到25%.多種銀行卡的互通互聯。大型及中型商業企業、連鎖公司、超級市場、購物中心、專賣店、便利店和具有一定規模的小型商業企業,要能夠順暢接受各種銀行卡的消費用戶,并全部實現多種銀行卡的互通互聯,為消費者創造更方便的用卡環境。 網上交易的普及率。大型企業達到80%,中型企業達到50%,小型企業達到30%以上。 (2)提升電子信息技術,建立不同層次的信息化平臺企業的信息化平臺。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等,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三項重要內容。企業通過對三大系統的整合,實現內網和外網的統一,將管理從自身的資源延伸到供應商和客戶,突出了對供應鏈、客戶的集約化管理,并實現企業工作全過程的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真正體現網絡時代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和電子商務端到端的實質。 社會公共信息化平臺。社會公共信息平臺是企業的信息化平臺得以良好運行并充分實現其功能的必要條件,著重圍繞"一庫、一網、三重點"進行實施推進,即數字商業基礎數據庫(石家莊商情中心數據庫)、石家莊商業服務網和電子商務示范工程、商業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工程、商業信息化標準建設工程等三項重點工程進行。 建立健全電子商務服務系統。加強電子認證體系、電子支付體系和電子交易安全體系的建設,為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安全、暢通、高效的服務系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