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料袋:零售環節執行易 生產環節監管難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今年6月1日起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的通知后,中國加工工業協會副會長李國俊接受采訪時表示,在超市等發放環節杜絕免費使用容易,但在生產環節淘汰生產超薄塑料袋的小企業存在監管難度。中消協副秘書長武高漢表示,對塑料袋應采取懲罰性收費。
加工工業協會:全國有6萬余塑料加工廠
李國俊介紹,全國塑料加工制品廠家有6萬多家,但多數制造超薄塑料袋的企業投資規模小,幾千塊買一臺吹塑機就可以開張,使用的原料都是回收的垃圾袋,很多小企業甚至沒有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因此難以統計生產超薄塑料袋的企業規模和比例。要在生產環節杜絕超薄塑料袋,生產監管上存在難度。他表示,禁止使用免費塑料袋是節約資源的有效手段。
中消協:采用懲罰性收費抑制過多使用
中消協副秘書長武高漢表示,支持對塑料袋推行有償使用,“甚至可以采取懲罰性的收費制度,來抑制消費者過多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如果只是收幾分錢、幾毛錢,不足以起到警示作用。他指出,懲罰性收費與塑料袋成本之間的差價應專門用于環保事業。
家樂福:長期提供環保購物袋
家樂福全國媒體經理陳波表示,1月15日,家樂福將在北京啟動一項環保活動,市民購物滿一定額度后可免費獲贈無紡布制的環保購物袋,“這也可以為即將到來的塑料袋收費做準備”。他表示,家樂福尚未決定是否提前對塑料袋收費以及收費標準。“可以肯定的是,會長期平價提供環保購物袋。購物袋不是企業的盈利目標。”
據悉,家樂福的環保購物袋每個4.9元,持袋者可走快速結賬通道,但有網友反映家樂福的這款購物袋質量較差。
宜家:塑料袋收費未影響銷售
宜家家居中國區公關經理許麗德表示,2006年,宜家開始在北京四元橋店實行塑料袋收費使用,定價是0.5元與1元兩種,另提供一款3.5元的環保購物袋。她稱,宜家實行塑料袋收費之初,也有消費者表示不習慣,但不久后,大多數市民表示支持,并且養成了自帶容器購物的習慣。“實行收費以來,宜家的塑料袋消耗量下降十分明顯。”她表示,從宜家的經驗來看,塑料袋收費并不會影響顧客購物量。
對于塑料袋定價較高的說法,許麗德表示,宜家的塑料袋比一般超市的厚很多,這一定價并未超過成本。她并不贊成用高價限制塑料袋的使用。
專家:塑料袋費用應高于成本價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學院教授薛達元表示,塑料購物袋收費是個很不錯的抑制濫用購物袋的措施。他表示,商場也可以提供一些容易降解的紙袋,“最理想的狀態是百姓自己帶布袋購物”。
薛教授對中消協武高漢的建議表示贊同,“國家出臺的收費政策如果想真正達到效果,就一定要在具體的收費標準上體現出來”。他表示,從環保角度講,一個購物袋理想的收費標準要高于它的成本價。“這樣的價格對于一些百姓還是很有作用的,他們就會考慮節省。”
(據新京報)
相關新聞:塑料袋全球“失寵”
繼中國規定今年6月1日起所有商品零售場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后,澳大利亞也宣布今年年底前開始停止使用塑料購物袋。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已對免費塑料袋實行了“封殺令”,他們巧妙利用經濟杠桿,鼓勵引導商家和消費者的做法,很是值得借鑒。
新動態
澳向塑料袋說“NO”
澳大利亞環境、遺產和藝術部長加勒特10日宣布,澳大利亞的超級市場將分階段停止使用塑料購物袋,這項計劃將于今年年底前開始實施。
加勒特當天告訴記者,澳大利亞現有約40億個塑料購物袋處于“流通”狀態。這些塑料袋將被埋入地下,或出現在人們度假的海灘上,對生態環境構成危害。
加勒特表示,他將于4月同澳大利亞6個州和2個地區的領導人會晤,商談超市逐步停用塑料購物袋事宜。加勒特還說,他本人不傾向對超市使用塑料購物袋征稅,因為這相當于“懲罰”顧客。
大趨勢
世界“禁用”聲一片
【封殺免費袋】
通過經濟杠桿控制塑料袋的使用量,事實證明,這是世界各國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辦法。
歐盟
許多歐盟國家的大型零售商場已經開始停止提供免費塑料袋。在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不少大型超市除冷凍食品和無包裝的蔬菜水果外,不再為其他商品提供免費塑料袋。德國則在十幾年前就實施了相關法律,有償使用塑料袋。
韓國
在韓國超市和百貨商場,無論消費者買了多少商品,結賬時購物袋都需要自掏腰包。為推行和宣傳這項措施,韓國政府當時在全國張貼了10萬張宣傳畫,分發了20萬份宣傳冊和6.5萬個環保購物袋。
加拿大
加拿大馬尼托巴省利夫拉皮茲鎮在北美洲率先出臺法規,禁止超市使用塑料購物袋,只允許使用布袋或紙袋。違者將被處以約1000加元(約合990美元)罰款。
美國
舊金山市去年11月成為美國第一個封殺塑料袋的城市,超市若再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袋,將被處以罰款。塑料袋將被紙袋、布袋和以玉米副產品為原料生產的可生物降解的購物袋所取代。
其他國家
非洲的坦桑尼亞、盧旺達、肯尼亞、烏干達也陸續禁止、限用塑料袋。
【費用收得巧】
通過購物袋收取的費用該如何使用,成為商場和超市考慮的問題。
韓國收費捐社會
2002年韓國40家大型超市和商場聯手,決定將塑料購物袋單價統一為50韓元,一次性紙質購物袋單價統一為100韓元。通過購物袋收取的費用如何使用?最后,韓國主要商場和超市達成共識:把這筆經費集中起來,主要用于向顧客免費贈送非一次性購物袋,或用于捐助環保社團等。
歐盟追加環保稅
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的許多大型超市為每個一次性塑料袋向顧客收取0.3歐元的費用,其中0.1歐元為成本費,0.2歐元為環保稅。
成功案例
法國潛移默化中推“禁”
法國將從2010年元旦起,在全國范圍內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首都巴黎從今年起就開始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
而在10年前,法國超市幾乎都向顧客提供免費塑料袋,但塑料袋上印有各式各樣的環保宣傳。以法國著名連鎖超市“家樂福”的包裝塑料袋為例,塑料袋一側醒目地印著一個大燈泡,下方寫著:如把它放進垃圾箱得到回收后,它可為一只60瓦的燈泡提供10分鐘照明所需能源。在包裝袋另一側寫著:在我們商店里,這個袋子為您提供包裝服務;回到家,它能作為您的垃圾袋;最后您可把它放到垃圾箱里,讓它轉化成其他能源。這種潛移默化的宣傳對公眾影響巨大。
三四年前,法國許多大型超市紛紛推出耐用包裝塑料袋,并同時停止提供傳統“一次性”塑料袋。消費者只需在購物時一次性支付約15歐分(約合1.5元人民幣),此后,當包裝袋損壞需更換時,超市都為消費者免費以舊換新。
如今,在法國超市里已幾乎看不見免費塑料袋的蹤影。
(綜合新華社電)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